发掘一种茶的诗意与文化
——“印象雾里青”全国诗歌、散文大赛活动综述
茶有道,心无境,被誉为“安徽第一芽”的世界名茶雾里青,历经千载兰香如故,她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印象?安徽省作家协会、音乐家协会、摄影家协会同步启动“印象雾里青”诗歌、散文、音乐、摄影四项创作大赛!邀您一起发现美、表达美!各项大赛征稿自2012年3月10日开始启动,至6月30日截稿。
以上这段征稿启事,从今年春天起一直频频见于省内各大电视、报纸、网站等媒体,“印象雾里青”创作大赛也成为今年安徽文艺界的一大亮点,活动一启动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关注,诗歌、散文大赛因其参与面广、参赛人数多而格外引人注目,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。
一次全国作家的“文心茶会”
2012年4月25日至26日,作为“印象雾里青”全国诗歌、散文大奖赛活动内容之一,安徽省作家协会组织来自全国的知名作家30余人来到皖南石台县天方茶业集团“雾里青”茶园基地,他们兴致勃勃地在茶园里采茶,在炒茶锅前制茶,在自然山水间煮水烹茶谈文论道,古意盎然,尽显中国茶文化风雅精神。
这批作家中,有鲁迅文学奖、茅盾文学奖双奖获得者、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刘醒龙先生,有参加过《诗刊》“青春诗会”的全国著名青年诗人哨兵先生,有茅盾文学奖评委、安徽省作协常务副主席、著名作家许辉先生等等名家,作家们深入“雾里青”原产地,与这一世界名茶零距离接触,自然印象深刻、感受颇深,许辉先生在其《仙寓山亲茶记》中这样表达他的感受:“半日后一行人离溪下山归市。在城隅的家居里,我们的清静、淡香、雅趣和超然,似乎仅留存于那一听溪流叮咚的绿茶里。日月绵长,又斗转星移。每天,当茶香飘起时,我们的记忆之门,总会淅然打开,思接山里……”
一次全省文学创作的总集结
大赛活动启动时,安徽省作家协会即在全省性的文学会议上专门发布了活动消息,要求各市、县作协将此作为一次全省文学创作的总集结、总动员、大练兵,活动得到了各市、县作协的大力支持和全省2000多名会员的热烈响应,全省20余家文学内刊在显要版面刊登了大赛征文消息,有的市、县还专门组织会员进行创作。
除作协会员外,还有大量的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参加了赛事,这其中有正在求学的中学生,有离退休的老干部,有基层文学工作者,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上海老知青,他在征文附言中说,他是一位早年下放在皖南石台县的上海知青,他每年都要回一趟下放地,虽然自己不是专业作家,但他深爱这片土地,深爱这片土地上最好的事物——雾里青茶,所以他一笔一划在稿纸上写了约三千字的长稿寄来,不求获奖,只重参与,以表达他的那份热爱。
据统计,大赛共收到稿件4600件,其中诗歌2900件,散文1700余篇,参与人数之多是罕见的,参与的作者除了本省外,还有新疆、浙江、江苏等全国近20个省份的作家,其中不乏知名作家。
一次对“雾里青”名茶的诗意与文化再发掘
面对众多来稿,安徽省作协邀请评委对稿件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评选,评出了相关奖项,评委们一致感受,这些稿件质量上乘,是对世界名茶“雾里青”的一次诗意与文化的再发掘,不乏一些精品佳作。
在诗歌作品中,一等奖作品《天方初露,雾里青》,单是标题就非常巧妙,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副天光才现,晨光熹微,一叶雾里青伴露珠而生的景象;二等奖作品《中国雾里青》,作者将这一世界名茶放到大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打量,便有了这样的印象:那些地名是幸福的,以石台为起点/池州、徽州、饶州、扬州、杭州、广州……/它们的姓名里/至今缭绕着绝世的清香……使得人诗有了一种大气,有了一种深度;
同是二等奖的作品〈〈品味雾里青,品味人生历练的过程(组诗)〉〉,作者巧妙地将雾里青的制作主要过程如“选取、摊放、杀青、毛烘、摊凉、足烧、挑剔、补火”等进行细细品味,恰似品味人生韵味,是品茶,更是品人生。
在散文作品中,吴银珂的《雾里青带我回家》毫无争议地获得了一等奖,评委们一致认为,这篇散文饱含着感情,叙述迂回折返,茶与人,茶与情,茶与世事沧桑,多种况味融为一体,在这里升华了人的情感,也升华了雾里青茶的人文内涵,可谓一篇佳作。(余同友)